搜索
首页 《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

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

意思: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服。

出自作者[唐]钱起的《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雨、秋风、兰砌、葛衣等意象,描绘出一种清冷、寂静的秋日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首句“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描绘了秋雨滴落在兰砌之上,秋风开始吹拂起葛衣。这里的“苦雨”和“秋风”都是秋天的典型意象,而“兰砌”和“葛衣”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清冷和寂静。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孤独和寂寥。 “潢污三径绝,砧杵四邻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寂静和孤独。潢污是指积水之地,三径是指归隐之处的代称,这里表示荒芜、无人之处。而“砧杵四邻稀”则表示周围环境的寂静,没有往日的喧嚣和繁忙,只有稀少的砧杵声。这些意象都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意。诗人将自身与玄豹相比,暗示自己愿意隐居山林,不再参与世事。而“不为湘燕飞”则表示诗人不愿像湘燕一样飞舞于世间,而是选择独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最后,“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诗人因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而感到惭愧,但友人的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和安慰。诗人用“角巾折”来形容友人的装束,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而“犹肯问衡闱”则表示友人仍然关心世事,体现了诗人的欣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雨、秋风、兰砌、葛衣等意象,描绘出一种清冷、寂静的秋日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
潢污三径绝,砧杵四邻稀。
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
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
作者介绍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关键词解释

  • 苦雨

    读音:kǔ yǔ

    繁体字:苦雨

    英语:too much rain

    意思:久下成灾的雨。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杜预注:“霖雨为人所患苦。”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风生

    读音:fēng shēng

    繁体字:風生

    意思:(风生,风生)

     1.起风。
      ▶晋·潘岳《为诸妇祭庾新妇文》:“室虚风生,床尘帷举。”
      ▶唐·李白《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诗:“水退池

  • 葛衣

    读音:gé yī

    繁体字:葛衣

    意思:用葛布制成的夏衣。
      ▶《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唐·韩翃《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
      ▶宋·陆游《夜出偏门还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