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洞庭湖》 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

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

意思:到堪忧虑之处,争如未济时。

出自作者[唐]裴说的《过洞庭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风浪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无奈。 首联“浪高风力大,挂席亦言迟”直接描绘了风浪的威势,以高浪和狂风形容风浪的力度,而“挂席”则暗示了诗人此时正在乘风破浪的航行中。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风浪的场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无奈。这里的“堪忧处”暗示了诗人已经预见到前方的困难和危险,而“争如未济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状况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当前的情况和未达到目标时的状态,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忧虑。 颈联“鱼龙侵莫测,雷雨动须疑”进一步描绘了风浪的恐怖和未知性。鱼龙的出现暗示了风浪的变幻莫测,而雷雨的动摇则让人感到惊恐和不安。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风浪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 最后一句“此际情无赖,何门寄所思”是诗人情感的直接表达。在这个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的时刻,诗人的情感变得无助和无奈,他不知道该向哪里寻求安慰和支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揭示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风浪时的忧虑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浪高风力大,挂席亦言迟。
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
鱼龙侵莫测,雷雨动须疑。
此际情无赖,何门寄所思。

关键词解释

  • 济时

    读音:jì shí

    繁体字:濟時

    意思:(济时,济时)
    犹济世,救时。
      ▶《国语•周语中》:“宽,所以保本也;肃,所以济时也。”
      ▶《旧唐书•隐逸传序》:“退无肥遁之贞,进乏济时之具。”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