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寒两齿忽觉动摇因成书怀》 都为疏慵成计拙。

都为疏慵成计拙。

意思:都很慵成设计拙劣。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冬寒两齿忽觉动摇因成书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未老先衰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首联“未年三十发先凋,岁晚俄惊两齿摇”通过描写头发早白、牙齿摇动,展现了主人公的年轻外貌与衰老内在的强烈对比。颔联“都为疏慵成计拙,直缘衰病觉形焦”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衰老的原因,即疏懒成性、计谋拙劣,又因疾病而形容憔悴。 颈联“连经宿雨重裘冷,旋煮藜羹野兴饶”以景衬情,通过描写连绵的阴雨天气和穿着厚重的裘衣仍感到寒冷,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落寞。同时,煮野菜羹的野趣也无法掩盖他内心的苦闷。尾联“摆脱尘攀犹未得,不堪回首问渔樵”则表达了主人公无法摆脱尘世纷扰,向往渔樵生活的无奈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和内心世界的揭示,传达了人生易老、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向往自然、摆脱尘世纷扰的愿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未年三十发先凋,岁晚俄惊两齿摇。
都为疏慵成计拙。
直缘衰病觉形焦。
连经宿雨重裘冷,旋煮藜羹野兴饶。
摆脱尘攀犹未得,不堪回首问渔樵。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疏慵

    读音:shū yōng

    繁体字:疏慵

    英语:lazy

    意思:疏懒;懒散。
      ▶唐·元稹《臺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诗:“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宋·梅尧臣《自咏》:“非同叔夜傲,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