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意思:刘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另外来锦字终难偶。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曲玉管·陇首云飞》
全文赏析
【注释】:
此词抒写了羁旅中的怀旧伤离情绪。词的第一叠写眼前所见,第二叠写所思之人,又将此平列的两段情景交织起来,使其成为有内在联系的双头。
此词首句化用梁柳恽的名句第一叠“ 陇首 ”三句,是当前景物和情况。“云飞”、“日晚”,隐含下“ 凭阑久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陇首,犹言山头。云、日、烟波、皆凭阑所见,而有远近方分。“一望”是一眼望过去,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千里关河,可见而不尽可见,逼出“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此段五句都是写景,却仅用“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此段五句都是写景,用“忍凝眸”三字,便将内心活动全部贯注到上写景物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第二叠则反过来,先写情,后写景。“杳杳”三句,接上“忍凝眸”来。“杳杳神京”,写所思之人在汴京;“盈盈仙子”,则写所思之人的身分。唐人诗中习惯上以仙女作为美女之代称,一般用来指娼妓或女道士。这里大约是指汴京的一位妓女。“锦字”化用窦滔、苏蕙夫妻之典。作者和这位“仙子”,虽非正式夫妻 ,但其落第而出京,与窦滔之获罪远徙,有些近似之故。此句是说,“仙子”虽想寄与锦字”,而终难相会 。鸿雁本可传书 ,而说“断”,说“无凭 ”,则是她终不曾负担起它的任务。雁给人传书,无非是个传说或比喻,而雁“冉冉飞下汀洲”,则是眼前实事。由虚而实,体现出既得不着信又见不了面的惆怅心情。“思悠悠”三字,总结次段之意,与上“忍凝眸”遥应,而更深入一层。
第三叠则是“思悠悠”的铺叙。今日之惆怅,实缘于旧日之欢情 ,所以“暗想”四句,便概括往事,写其先相爱 ,后相离,既相离,难再见的愁恨心情。
“阻追游”三字,横插在上四句下五句中间,包括了多少难以言说的辛酸在内。在回到当前之时,却又荡开一笔,在平叙之中 ,略作波折 ,指出这种“忍凝眸”、“思悠悠”的情状,并不是这一次,而是许多次,每次“登山临水”就“惹起平生心事”。这回依然如此 ,在“ 黯然消魂”的心情之下,长久无话可说,走下楼来。“却下层楼”,遥接“凭阑久”,使全词从头到尾,血脉流通。
相关句子
- 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 出自《满庭芳·南苑吹花》作者:[宋]晏几道
- 别来三度秋风。-- 出自《柳梢青·一健如仙》作者:[宋]赵功可
- 别来知几时?-- 出自《送林彦清归永嘉》作者:[元]柯九思
- 别来音信千里。-- 出自《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作者:[宋]晏殊
- 别来时。-- 出自《绿头鸭 和马九皋使君湖上即事》作者:[元]张可久
- 别来经年岁。-- 出自《代古诗》作者:[南北朝]谢惠连
- 别来谁念。-- 出自《蓦山溪·小花静院》作者:[宋]石孝友
- 别来情绪恶。-- 出自《兰陵王·燕穿幕》作者:[宋]李昴英
- 别来三日东风。-- 出自《柳梢青·昨夕相逢》作者:[宋]魏了翁
- 神京未复。-- 出自《齐天乐·摩挲阅古堂前柳》作者:[宋]李寅仲
- 万国仰神京。-- 出自《浪淘沙·万国仰神京》作者:[宋]裴湘
- 渺神京。-- 出自《六州歌头·长怀望断》作者:[宋]张孝祥
- 怅神京。-- 出自《六州歌头·燧瑊勋业》作者:[宋]王之道
- 玉树照映神京。-- 出自《春从天上来 寿张惟健五月十六日》作者:[元]宋*
- 锦字几时来。-- 出自《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作者:[宋]李弥逊
- 锦字新词。-- 出自《减字木兰花·珠帘乍见》作者:[宋]王之望
- 锦字偷裁。-- 出自《减字木兰花·盈盈泪眼》作者:[宋]辛弃疾
- 翦锦字。-- 出自《菊花新·弱水去蓬莱》作者:[宋]葛长庚
- 锦字玉徽清集。-- 出自《谒金门·闲度日》作者:[宋]韩淲
- 杳杳云车何处。-- 出自《水调歌头·江路晓来雨》作者:[宋]韩元吉
- 杳杳春江阔。-- 出自《击梧桐》作者:[宋]李甲
- 杳杳清思。-- 出自《周大祫歌 昭夏》作者:[南北朝]庾信
- 杳杳下残阳。--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李纲
-
杳杳。-- 出自《喜迁莺·江天霜晓》作者:[宋]李纲
- 大车何杳杳。-- 出自《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作者:[隋]江总
- 杳杳冥冥显显。-- 出自《西江月·是是非非远远》作者:[元]马钰
- 烟波杳杳。-- 出自《水龙吟·世传海有三山》作者:[元]谭处端
- 杳杳长洲久。-- 出自《和刘谘议守风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杳杳星出云。-- 出自《野夕答孙郎折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盈盈花上月。-- 出自《菩萨蛮·眼中有此妖娆色》作者:[元]刘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