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华下》 箨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夏景长。

箨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夏景长。

意思:壳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夏景长。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华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人以箨冠新带步池塘为开头,展现了一幅悠然自得的夏日景象,使人感受到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氛围。 颔联“扶起绿荷承早露,惊回白鸟入残阳”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景色,通过绿荷和白鸟的形象,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夏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这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感受。 颈联“久无书去干时贵,时有僧来自故乡”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并不追求权贵和繁华,而是更注重与自然和家乡的联系。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也是这首诗的一大亮点。 尾联“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则表达了诗人的养生之道,他认为不需要寻访名山寻求真谛,只需要过着平静、自然的生活,便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给人以启示,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内心的平静,让生活更加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箨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夏景长。
扶起绿荷承早露,惊回白鸟入残阳。
久无书去干时贵,时有僧来自故乡。
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逸韵

    读音:yì yùn

    繁体字:逸韻

    意思:(逸韵,逸韵)

     1.高逸的风韵。
      ▶《艺文类聚》卷三六引晋·庾亮《翟徵君赞》:“禀逸韵于天陶,含沖气于特秀。”
      ▶宋·陆游《梅花绝句》:“高标逸韵君知

  • 池塘

    读音:chí táng

    繁体字:池塘

    短语:

    英语:pond

    意思:
     1.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也不太深。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

  • 箨冠

    引用解释

    竹皮冠。用竹笋皮制成的帽子。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之一:“蝉雀参差在扇纱,竹襟轻利籜冠斜。” 清 戴名世 《陈士庆传》:“已而入 函谷关 至 终南 ,有老人籜冠羽衣坐在洞中,辟穀久矣。”

    读音:tuò guā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