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灯山高入云,红筵翠幄自成春。
意思:火树灯山高入云端,红座翠幄自成春。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观灯玉台体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元宵节的夜晚,火树银花,灯山高耸入云,一片繁华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这个节日的热闹和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首句“火树灯山高入云,红筵翠幄自成春”描绘了灯山的壮观和高耸入云的景象,以及筵席和翠幄的美丽。火树银花,灯山高耸,这是元宵节的典型景象,诗人用高入云端这样的形容词,表达了灯山的壮观和高耸入云的景象。红筵和翠幄则描绘了筵席和帷幄的美丽,给人一种春天的气息。
“游女有时还解佩,青楼何处不留人”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游女有时还解佩,表达了元宵节的热闹和繁华,人们纷纷解下身上的玉佩,展示节日的欢乐和热闹。而青楼何处不留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无论在哪里,只要有美好的事物,都会让人留连忘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景象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