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严子陵钓台》 有才毕愿进朝路,非老谁忍回田庐。

有才毕愿进朝路,非老谁忍回田庐。

意思:有贤才都希望进朝路,除了我谁忍心回田庐。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书严子陵钓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周代为背景,通过描述历史上的政治事件和人物,表达了对法律、礼法、权力、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首联“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礼有余”,表达了作者对周代法律制度的看法,认为周代的法律制度对大夫以上的贵族并不适用,而只是礼仪上的约束。这反映了作者对古代社会制度和法律的思考,也暗示了作者对现代法律的看法。 颔联“有才毕愿进朝路,非老谁忍回田庐”,表达了作者对人才和权力的看法。作者认为,有才能的人应该有机会进入朝廷,为国家效力,而不是被束缚在田庐之中。这反映了作者对人才和权力的重视,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追求。 颈联“秦坑学士置勿道,汉嫚大臣视如奴”,通过对比秦汉两个时期的政治事件,表达了对权力滥用的批判。作者认为秦朝坑杀学士置之不理,汉朝对大臣视如奴隶,这都是权力滥用的表现。这反映了作者对权力滥用的警惕和批判。 尾联“退身不勇公孙贺,明泣危机终自堕”,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看法。作者认为公孙贺等人退身不勇,明泣危机,最终自堕,这是作者对他们行为的评价和反思。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反思,表达了对法律、礼法、权力、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视。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礼有余。
有才毕愿进朝路,非老谁忍回田庐。
秦坑学士置勿道,汉嫚大臣视如奴。
逸民不出朝士去,前有两生后二疏。
世祖聪明失之察,待臣少礼多以法。
尚书曾不免牵曳,御史或犹遭扑挞。
尚书御史未足论,位至三公危一发。
侯霸朱浮仅免归,韩歆戴涉终见杀。
先生识帝贫贱时,富贵共之理所宜。
云胡召至留不住,无乃平日窥其微。
龙颜之疏顾岂忍,鸟喙所伏那可知。
当初高蹈疑矫世,落后逆观信知机。
退身不勇公孙贺,明泣危机终自堕

关键词解释

  • 毕愿

    读音:bì yuàn

    繁体字:畢願

    意思:(毕愿,毕愿)

     1.谓心愿得到满足。
      ▶《三国志•魏志•王修传》“世称其知人”裴松之注引晋·王隐《晋书》:“吾薄志毕愿,山薮自处……以此自誓。”
     

  • 进朝

    读音:jìn cháo

    繁体字:進朝

    意思:(进朝,进朝)
    前往拜见。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昔日张先生进朝,我们多要打箇弓。”
      ▶明·张四维《双烈记•决疑》:“妾因相公进朝,在此问卜。”<

  • 田庐

    读音:tián lú

    繁体字:田廬

    意思:(田庐,田庐)

     1.田中的庐舍。泛指农舍。
      ▶《管子•四时》:“令禁扇去笠,毋扱免,除急漏田庐。”
      ▶尹知章注:“田中之庐欲漏之,不欲人恶盛阳之气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