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安秋夕(一作中秋感怀)》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意思:昨天晚上西窗梦,梦见进入荆南道。

出自作者[唐]戎昱的《长安秋夕(一作中秋感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孤独和愁苦的诗篇。诗中描绘了八月夜晚的景象,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首先,诗中描绘了八月夜晚的更漏长,表现出夜的深沉和寂静。这种环境为诗人营造了一种孤独和愁苦的氛围,使他常常早起。这种孤独感可能源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无助,使他无法入睡,只能独自面对黑夜。 其次,诗中描述了庭院中长满了秋草,这种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满院的秋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也暗示着诗人的内心状态也在逐渐恶化。这种景象可能让诗人感到自己被世界遗忘,无人关心和理解。 然后,诗中描述了昨夜西窗的梦境,梦到了远方的荆南道。这个梦境可能代表着诗人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也可能代表着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无论哪种情况,这个梦境都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渴望和向往。 最后,即使在家中贫穷,远方的客人归来也是一种安慰。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即使贫穷也愿意在家等待亲人的归来。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关键词解释

  • 荆南

    读音:jīng nán

    繁体字:荊南

    意思:(荆南,荆南)

     1.荆州一带。亦泛指南方。
      ▶《文选•陆机<辩亡论上>》:“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
      ▶张铣注:“坚起兵于荆州,故云荆南

  • 昨宵

    读音:zuó xiāo

    繁体字:昨宵

    意思:昨夜。
      ▶南朝·梁·沈约《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诗:“昨宵何处宿,今晨拂露归。”
      ▶唐·韩愈《送张道士》诗:“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
      ▶元·王实甫《西厢

  • 梦梦

    读音:mèng mèng

    繁体字:夢夢

    意思:(梦梦,梦梦)
    昏乱,不明。
      ▶《诗•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天梦梦。”
      ▶陆德明释文:“梦,莫红反,乱也。”
      ▶朱熹集传:“梦梦,不明也。

  • 南道

    读音:nán dào

    繁体字:南道

    意思:
     1.指南方。
      ▶《史记•游侠列传》:“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跖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汉·王充《论衡•言毒》:“南道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