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
意思:葛裙蒲鞋帽乌纱,弯弯曲曲走到河岸上乘凉。
出自作者[宋]宋伯仁的《羊角埂晚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描绘了一幅夏日乘凉图,展现了诗人在荷花盛开的池塘边,穿着葛裙蒲履,戴着乌纱帽,享受着夏日晚风和荷花的清凉与美丽。
首句“葛裙蒲履帽乌纱”描述了诗人的装扮,穿着轻便的葛裙,脚踏蒲履,戴着乌纱帽,这种形象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诗人选择这样的装扮,显然是为了在炎热的夏日中寻得一丝清凉。
“迤逦乘凉到水崖”描绘了诗人乘凉的过程,沿着曲折的小路,诗人来到水边,享受着水边的凉爽。水崖是指水边突出的地方,这里通常比较阴凉,是乘凉的好地方。
“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两句诗则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首先,“数寺”表明此处有寺庙,而寺庙的钟声在夜晚时分显得格外响亮。而“未歇”则描绘了寺庙晚钟的持续和悠扬。同时,“满身明月看荷花”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欣赏荷花的场景,月光洒在荷花上,诗人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象,自身也沐浴在月光之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乘凉的场景和欣赏荷花的美丽,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清凉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描绘的画面生动有趣,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