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羊角埂晚行》 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

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

意思:葛裙蒲鞋帽乌纱,弯弯曲曲走到河岸上乘凉。

出自作者[宋]宋伯仁的《羊角埂晚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描绘了一幅夏日乘凉图,展现了诗人在荷花盛开的池塘边,穿着葛裙蒲履,戴着乌纱帽,享受着夏日晚风和荷花的清凉与美丽。 首句“葛裙蒲履帽乌纱”描述了诗人的装扮,穿着轻便的葛裙,脚踏蒲履,戴着乌纱帽,这种形象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诗人选择这样的装扮,显然是为了在炎热的夏日中寻得一丝清凉。 “迤逦乘凉到水崖”描绘了诗人乘凉的过程,沿着曲折的小路,诗人来到水边,享受着水边的凉爽。水崖是指水边突出的地方,这里通常比较阴凉,是乘凉的好地方。 “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两句诗则将视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首先,“数寺”表明此处有寺庙,而寺庙的钟声在夜晚时分显得格外响亮。而“未歇”则描绘了寺庙晚钟的持续和悠扬。同时,“满身明月看荷花”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欣赏荷花的场景,月光洒在荷花上,诗人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象,自身也沐浴在月光之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乘凉的场景和欣赏荷花的美丽,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清凉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描绘的画面生动有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
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

关键词解释

  • 乌纱

    读音:wū shā

    繁体字:烏紗

    英语:official post

    意思:(乌纱,乌纱)

     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皮日休《夏景沖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

  • 迤逦

    读音:yǐ lǐ

    繁体字:迤邐

    短语:连绵 连连 逶迤 持续性 此起彼伏 绵延 绵亘

    英语:meandering

    意思:(迤逦,迤逦)
    亦作“迤里”。亦作“迆

  • 乘凉

    读音:chéng liáng

    繁体字:乘涼

    英语:enjoy the cool

    意思:(乘凉,乘凉)

     1.趁着凉爽的时候。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花出

  • 水崖

    读音:shuǐ yá

    繁体字:水崖

    意思:水边。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又有赤草生于水崖。”

    解释:1.水边。

    造句:”李周翰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