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年独使诗人饱,可见天公非世情。
                        
                         
                            
意思:荒年只派诗人饱,可以看到天公不是世情。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晚过刘伯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晚向穷冈访竹亭,竹间忽有打禾声》,作者是宋代诗人郭印。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和人生的关系,通过描绘在穷尽的山冈上找到了一处竹亭,诗人听到了竹林间打稻的声音,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首句“晚向穷冈访竹亭,竹间忽有打禾声”,诗人晚间来到穷尽的山冈寻找竹亭,在竹林间听到了打稻的声音。这里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场景,山冈的穷尽之处,是竹林中的小亭子,而稻田里的打稻声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凶年独使诗人饱”,诗人用“凶年”二字描绘了艰难的年代,而“独使诗人饱”则表达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诗人仍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
“可见天公非世情”,诗人认为天公并非只关注世人的世情,而是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的理解。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天公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有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诗中的“天公非世情”等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关系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