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大罗山李秀才》 莫是为诗苦,却令生世贫。

莫是为诗苦,却令生世贫。

意思:没有人是为诗苦,但令生世贫穷。

出自作者[宋]徐照的《赠大罗山李秀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首句“大罗山上客,后主是宗亲”中,诗人以大罗山上的客人自比,暗示自己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与南朝后主有血缘关系。这种身份在古代社会中无疑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暗示了诗人的贵族背景。 “莫是为诗苦,却令生世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际遇的不满和无奈。诗人可能认为,自己之所以一生贫困,不是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是因为过于追求诗歌艺术的苦痛。这种苦痛可能来自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可能来自于对生活的不满和失望。 “荒年家口众,少日鬓毛新。”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荒年意味着生活的艰难,家口众多则意味着负担沉重。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的头发在年轻时就已花白,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压力。 “近又重遭祸,虚星必照身。”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诗人最近又遭遇了灾祸,这让他感到不安和迷茫。虚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颗星宿,在诗中可能象征着不详和灾难。因此,诗人感到虚星必定会照在自己的身上,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危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罗山上客,后主是宗亲。
莫是为诗苦,却令生世贫。
荒年家口众,少日鬓毛新。
近又重遭祸,虚星必照身。

关键词解释

  • 莫是

    读音:mò shì

    繁体字:莫是

    意思:莫非是;或许是。
      ▶唐·窦常《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诗:“何妨密旨先符竹,莫是除书误姓名。”
      ▶《朱子语类》卷十九:“孟子所谓求放心,集义所生,莫是立根本处否?”宋·刘克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