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朝元阁》 绣岭岌层峦,岧嶢十九盘。

绣岭岌层峦,岧嶢十九盘。

意思:绣岭岌层层山峦,向嶢十九盘。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登朝元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绣岭岌层峦,岧嶤十九盘。》,它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历史遗迹的诗。通过对绣岭层峦叠嶂的描绘,以及十九盘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景象。 首句“绣岭岌层峦”直接描绘了诗中的地点——绣岭,一个美丽而秀气的山岭,其山势层叠,犹如绣花一般精细。接下来的“岧嶤十九盘”则是对山岭周围环境的描绘,通过“十九盘”这个词语,我们仿佛可以想象到山岭的陡峭和盘旋的山路。 “微微经雨后,杳杳出云端”这两句诗描绘了雨后的绣岭,微微湿润,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诗人通过“出云端”这个词语,将山岭与云的联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 “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这两句诗则是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诗人通过“金舆”、“玉像”等词语,暗示了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却只剩下残迹。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最后两句“至今临渭水,依旧见长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渭水这个地点,暗示了这里曾经是古都长安的一部分,而现在依旧能够看到长安的影子。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历史遗迹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绣岭岌层峦,岧嶢十九盘。
微微经雨后,杳杳出云端。
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
至今临渭水,依旧见长安。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层峦

    读音:céng luán

    繁体字:層巒

    意思:
     重叠的山岭。
    ▶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第七章:“陆羽走遍大江南北,朝攀层峦,暮宿野寺、荒村。”

    造句:<

  • 绣岭

    读音:xiù lǐng

    繁体字:綉嶺

    意思:(绣岭,绣岭)
    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骊山上,有东绣岭、西绣岭。以山势高峻,如云霞绣错,故名。
      ▶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
     

  • 九盘

    读音:jiǔ pán

    繁体字:九盤

    意思:(九盘,九盘)
    迂回曲折貌。
      ▶南朝·梁·沈约《白马篇》:“赤坂途三折,龙堆路九盘。”
      ▶唐·白敏中《贺收复秦原诸州》诗:“河水九盘收数曲,天山千里锁诸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