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李伯辉》 苹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

苹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

意思:苹草青莎招集士,暮云春天树想起诗人。

出自作者[宋]乐雷发的《寄李伯辉》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石楼峰下寄吟身,静掩桑枢琢楚珍》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与诗友相聚的期待。 首联“石楼峰下寄吟身,静掩桑枢琢楚珍”,诗人以一种静谧、幽雅的氛围开始,描绘自己在石楼峰下的隐居生活。他静静地关闭了门,不再与外界接触,仿佛在琢磨着楚国的珍宝。这里,“石楼峰”可能是诗人隐居的地方,而“桑枢”则象征着朴素、简陋的生活环境。“琢楚珍”则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珍视和追求。 颔联“苹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苹草和莎草欢迎着隐士,而傍晚的云雾和春天的树则让诗人想起了那些与他一同吟诗作对的诗友。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诗友的思念。 颈联“门无车马多嫌僻,家有图书不似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诗友的期待。这里没有车马的喧嚣,反而让人觉得清静、舒适。家中虽然没有什么豪华的摆设,但却有着丰富的书籍,这使得诗人感到满足和充实。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尾联“拟借大鹏揩老眼,何时尊酒得相亲”,表达了诗人对与诗友相聚的期待和对重新审视世界的愿望。他希望能够借助大鹏鸟的翅膀擦亮自己的眼睛,以便更好地欣赏这个世界。同时,他也期待着与诗友们再次相聚,共同品味诗歌的美好。这一联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诗友的深情厚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诗友的深情厚谊,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和诗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楼峰下寄吟身,静掩桑枢琢楚珍。
苹草青莎招隐士,暮云春树忆诗人。
门无车马多嫌僻,家有图书不似贫。
拟借大鹏揩老眼,何时尊酒得相亲。

关键词解释

  • 青莎

    读音:qīng shā

    繁体字:青莎

    意思: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根名香附子,供药用。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洪兴祖补注引《本草》:“莎,古人为诗多用之,此草根名

  • 暮云春树

    读音:mù yún chūn shù

    词语解释

    ⒈  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国语辞典

    暮云春树[ mù yún chūn shù ]

  • 招隐

    读音:zhāo yǐn

    繁体字:招隱

    意思:(招隐,招隐)

     1.徵召隐居者出仕。
      ▶唐·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杨慎《春兴》诗:“难教迟

  • 诗人

    读音:shī rén

    繁体字:詩人

    短语:骚客

    英语:poet

    意思:(诗人,诗人)

     1.指《诗经》的作者。
      ▶《楚辞•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