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威道人归乡》 二林曾有香灯约,一钵应为辇毂游。

二林曾有香灯约,一钵应为辇毂游。

意思:二林也有香灯约,一钵应为京城游历。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威道人归乡》

全文赏析

这首诗《闻法灵山真佛子,驰名南国本诗流》是一首对灵山真佛子(灵山真佛子是佛教中对佛的追随者的尊称)的赞美诗,表达了对这位佛法高深的诗人的敬仰之情。 首联“闻法灵山真佛子,驰名南国本诗流”,诗人以灵山真佛子在南国闻名遐迩开篇,为读者描绘出一位在佛法修行和诗歌创作上都享有盛名的诗人形象。 颔联“二林曾有香灯约,一钵应为辇毂游”,诗人通过描述“二林”的约定和“一钵”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灵山真佛子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的美好期待。 颈联“尘土化衣慵驻锡,江湖收潦忆归舟”,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灵山真佛子在尘世中奔波的艰辛和在江湖中漂泊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灵山真佛子回归故乡的期盼。 尾联“何年应製登麟殿,犀柄谈空对冕旒”,诗人以期待和祝愿的语气,表达了希望灵山真佛子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登上麟殿,手持犀柄谈空,面对冕旒,展现出佛法的威严和智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灵山真佛子的赞美和期盼,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智慧,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法灵山真佛子,驰名南国本诗流。
二林曾有香灯约,一钵应为辇毂游。
尘土化衣慵驻锡,江湖收潦忆归舟。
何年应製登麟殿,犀柄谈空对冕旒。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二林

    读音:èr lín

    繁体字:二林

    意思:庐山·东林寺、西林寺的合称。
      ▶唐·白居易《与微之书》:“僕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捨,因置草堂。”
      ▶唐·郑谷《题兴善寺》诗

  • 香灯

    读音:xiāng dēng

    繁体字:香燈

    意思:(香灯,香灯)
    亦作“香镫”。
     
     1.即长明灯。通常用琉璃缸盛香油燃点,设于佛像前或死者灵前。
      ▶《南史•顾宪之传》:“临终,为制敕其子曰:‘不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