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隐居杂兴》 无从问字高人过,有不嫌贫长者来。

无从问字高人过,有不嫌贫长者来。

意思:无论从问字高人过,有不嫌贫长者来。

出自作者[宋]杨公远的《隐居杂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小径、山屋、烹茶、读书等场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恬淡、自在的生活态度。 首联“诘曲通村小径开,依山结屋任低隈”中,“诘曲”指的是弯曲的小路,“通村”则表明这条小路是连接村庄的通道,“依山结屋”描绘了房屋依山而建,低矮曲折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乡村小径和山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 颔联“无从问字高人过,有不嫌贫长者来”则表达了诗人对高人隐士的向往和对长者的敬重。诗人希望能够向高人请教,但现实中却无法做到,因此长者们的宽容和接纳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给人一种淳朴、真挚的感觉。 颈联“煮茗烧残柴带叶,脱巾漉起酒和醅”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日常生活场景,包括煮茶、烧饭、酿酒等。其中,“带叶”表明柴火带有些许柴叶,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真实和自然;“酒和醅”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和自在。这些细节描绘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真实和亲切。 尾联“绝怜笔砚香犹在,集句曾赓百咏梅”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尽管诗人身处乡村,但依然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气息,这让他感到无比珍贵。同时,他也通过集句赓百咏梅的方式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敬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乡村小径、山屋、日常生活、文化传承等场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恬淡、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敬重。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细节描绘生动真实,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诘曲通村小径开,依山结屋任低隈。
无从问字高人过,有不嫌贫长者来。
煮茗烧残柴带叶,脱巾漉起酒和醅。
绝怜笔砚香犹在,集句曾赓百咏梅。

关键词解释

  • 长者

    读音:zhǎng zhě

    繁体字:長者

    短语:元老 泰山

    英语:father figure

    意思:(长者,长者)

     1.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
      ▶《

  • 高人

    读音:gāo rén

    繁体字:高人

    英语:man of noble character

    意思:
     1.超人,不同凡俗。
      ▶《商君书•更法》:“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

  • 无从

    读音:wú cóng

    繁体字:無從

    短语:鞭长莫及 无法 束手无策 心有余而力不足 黔驴技穷 望洋兴叹 独木难支 一筹莫展 无计可施 爱莫能助 力不从心 孤掌难鸣

    英语:(n) not hav

  • 问字

    读音:wèn zì

    繁体字:問字

    英语:ask

    意思:(问字,问字)
    据《汉字•扬雄传》载,扬雄多识古文奇字,刘棻曾向扬雄学奇字。后来称从人受学或向人请教为“问字”。
      ▶宋·黄庭坚《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