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楞伽院老僧》 何物与师相伴住,楞伽山色石湖波。

何物与师相伴住,楞伽山色石湖波。

意思:什么东西和老师相伴住,楞伽山色石湖波。

出自作者[明]祝允明的《赠楞伽院老僧》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庭前柏树的形象,表达了对僧人长寿的赞美,以及对与僧人相伴的物品的欣赏。 首句“庭前柏树手摩挲”,诗人以手摩挲庭前柏树,这一动作既表现了柏树的古老,也暗示了诗人对僧人的尊敬和敬仰。柏树作为僧人长年累月修行生活的象征,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世寿宁如僧腊多”一句,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僧人长寿的赞美。在佛教中,僧腊指的是僧人受戒后的年数,是衡量僧人修行成就的重要标准。因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成果的肯定和赞赏。 “何物与师相伴住,楞伽山色石湖波”两句,诗人以楞伽山色和石湖波来比喻与僧人相伴的物品,表达了对与僧人相伴物品的欣赏。其中,“楞伽山”是佛教经典《楞伽经》中的地名,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和神秘;“石湖波”则描绘了石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丰富,通过对庭前柏树、楞伽山色、石湖波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长寿和修行成果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庭前柏树手摩挲,世寿宁如僧腊多。
何物与师相伴住,楞伽山色石湖波。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因为右手有六根手指而自号“枝山”,被誉为“枝指生”。祝允明的家族学问渊源,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七次会试都未能中选。他的诗文作品不多,但却写得优美精致,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祝允明最著名的成就是书法方面,尤以狂草书法著称,被誉为“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

关键词解释

  • 楞伽

    读音:léng jiā

    繁体字:楞伽

    意思:亦作“楞迦”。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王安石《化城阁》诗:“楞伽海中山,杳出霄汉上。”
      ▶《

  • 石湖

    读音:shí hú

    繁体字:石湖

    意思:湖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吴县与吴江县之间,西南通太湖,风景优胜。相传为范蠡入五湖之口。
      ▶宋·范成大晚年居此,孝宗书“石湖”二字以赐,因自号石湖居士。
      ▶清·钱谦益《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 何物

    读音:hé wù

    繁体字:何物

    英语:[计] five W-Hs

    意思:亦作“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
      ▶《管子•小问》:“桓公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南

  • 相伴

    读音:xiāng bàn

    繁体字:相伴

    短语:做伴 作陪

    英语:concomitance

    意思:陪伴;伴随。
      ▶宋·钱愐《钱氏私志》:“上出帘观看,令梁守道相伴,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