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意思:莫道不认识,要不是心所亲近。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全文赏析

这首诗《借问江上柳》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借柳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借问江上柳”直接切入主题,诗人向江边的柳树发问,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关注和情感。第二句“青青为谁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疑惑和思考,青青的柳树在春天里生机勃勃,但它们是为谁而绽放呢?这里暗含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感。他曾经熟悉的地方,现在却只有空旷的场景,过去的那些人和事已经不再存在。这种失落感可能源于对过去的怀念,也可能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 “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繁忙和喧嚣,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这可能代表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最后两句“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独白,他并没有完全否定周围的人和事,只是觉得他们并不是他内心真正亲近的人。这可能代表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淡漠,也可能代表了他对真爱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借柳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失落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借问江上柳,青青为谁春。
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
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
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键词解释

  • 相识

    读音:xiāng shí

    繁体字:相識

    英语:acquaintance

    意思:(相识,相识)

     1.彼此认识。
      ▶《荀子•君道》:“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
      ▶

  • 无相

    读音:wú xiāng

    繁体字:無相

    意思:(无相,无相)

     1.无人扶助。
      ▶《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之《睽》,犹无相也。”
      ▶杜预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

  • 识要

    读音:shí yào

    繁体字:識要

    意思:(识要,识要)
    识见精要。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嘏常论才性同异”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嘏既达治好正,而有清理识要,如论才性,原本精微,尟能及之。”

  • 非心

    读音:fēi xīn

    繁体字:非心

    意思:邪心。
      ▶《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传:“言侍左右之臣,弹正过误,检其非妄之心,使能继先王之功业。”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一

  • 所亲

    读音:suǒ qīn

    繁体字:所親

    意思:(所亲,所亲)
    亲人;亲近的朋友。
      ▶《史记•魏世家》:“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三国·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