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鹧鸪天·脱却儒冠著羽衣》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意思:没有寻找跨凤吹箫伴侣,而且伴我说独鹤飞。

出自作者[宋]朱熹的《鹧鸪天·脱却儒冠著羽衣》

全文创作背景

朱熹的《鹧鸪天·脱却儒冠著羽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涯和思想密切相关。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他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探究天理,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这首词反映了他在追求这种境界的过程中,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超脱。 在词中,朱熹以“脱却儒冠著羽衣”表达了自己放下世俗身份,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决心。他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展现了对宇宙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词中也流露出对一些现实问题的忧虑和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体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和人生观,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脱却儒冠着羽衣。
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
回头只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作者介绍 朱熹简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关键词解释

  • 独鹤

    读音:dú hè

    繁体字:獨鶴

    意思:(独鹤,独鹤)
    孤鹤;离群之鹤。
      ▶南朝·齐·谢朓《游敬亭山》诗:“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
      ▶唐·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 吹箫

    读音:chuī xiāo

    繁体字:吹簫

    意思:(吹箫,吹箫)

     1.吹奏箫管。
      ▶《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

  • 跨凤

    读音:kuà fèng

    繁体字:跨鳳

    意思:(跨凤,跨凤)

     1.汉·刘向《列仙传•箫史》:“箫史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