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千古悠然意,惆怅何人识此心。
意思:南山千古悠然意,惆怅什么人认识到这一点。
出自作者[元]郯韶的《衡门书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雨衡茅深复深,朝来隐几独长吟》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的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门前访客的期待。
首句“风雨衡茅深复深,朝来隐几独长吟”描绘了风雨交加、茅屋深藏于山林之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气氛。诗人早晨坐在那里独自吟诗,表现出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正怜静里耽诗癖,忽喜门前有足音”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访客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他喜欢这种宁静的隐居生活,但同时也期待有人来访,带来一些外界的消息和变化。
“爨下焦桐弹《别鹤》,箧中茧纸写来禽”两句描绘了访客来访时所进行的雅致活动。诗人用“焦桐”形容琴,用“别鹤”指代离别之曲,访客在炊火旁弹琴,用“茧纸”写信,表达出访客的雅致和诗人对这种活动的欣赏。
最后,“南山千古悠然意,惆怅何人识此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无人理解自己隐居生活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细节和活动,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访客到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无人理解自己心情的惆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