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畲田词》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刀耕岂有偏。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刀耕岂有偏。

意思:北山种了种南山,协助刀耕难道有偏。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畲田词》

全文创作背景

王禹偁的《畲田词》创作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这一年,王禹偁因上疏为被诬陷的朝臣徐铉辩护,触怒了宋太宗,被贬为商州(治所在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在商州期间,他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生活和风俗,特别是山区农民在耕作中互相帮助、协力耕种的情景。商州南部地区如丰阳、上津等地皆是深山穷谷,交通不便,农业生产落后,农民们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法进行耕种。然而,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他们依然保持着团结互助的精神,这种质朴淳厚的风俗给王禹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到商州的第二年春天,他写下了《畲田词五首》,用生动的诗歌语言记录了山区农民的劳动生活和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刀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北山

    读音:běi shān

    繁体字:北山

    英语:Beishan Mountain

    意思:
     1.泛指北面的山。
      ▶《诗•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李白《

  • 相助

    读音:xiāng zhù

    繁体字:相助

    英语:help

    意思:互助。
      ▶《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近义词: 互助

  • 南山

    读音:nán shān

    繁体字:南山

    英语:nan

    意思: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

  • 山相

    读音:shān xiāng

    繁体字:山相

    意思:见“山中宰相”。

    解释:1.见\"山中宰相\"。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