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泉》 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意思:再没有人一起听,只有个空明。

出自作者[唐]李咸用的《闻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是一首描绘月夜山间溪水声的诗。 首联“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描绘了溪水声在深夜中突然惊醒了人的梦境,清凉的溪水声让卧在床上的诗人感到清爽舒适。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溪水声的喜爱和欣赏。 颔联“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独自聆听溪水声的情景,月光洒在窗户和竹席上,显得格外明亮。这一联营造了一种寂静而清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独自聆听溪水声的孤独和宁静。 颈联“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描绘了溪水急流穿岩、平缓流过山石的情景,表现了溪水奔腾不息、充满活力的特点。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溪水声的动态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尾联“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点明了诗人想要通过弹琴来模仿溪水声,但并不是自然的声音。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敬畏和喜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月夜山间溪水声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
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关键词解释

  • 空明

    读音:kōng míng

    繁体字:空明

    意思:
     1.空旷澄澈。
      ▶唐·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航北湖之空明,觑鳞介之惊透。”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只有

    读音:zhǐ yǒu

    繁体字:衹有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特 单单 独 不过 光 无非 偏偏 只要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