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钱申伯山堂之咏》 愁绝寒江归去路,乱峰青处望双鬟。

愁绝寒江归去路,乱峰青处望双鬟。

意思:愁绝冷江回去路,乱峰青处望着丫鬟。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次韵钱申伯山堂之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和僧人生活的诗,通过对净坊秋色的描绘和对僧人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联“净坊秋色老苍官,檐额飞云细可攀。”描绘了净坊(寺庙)秋季的景象,树木苍老,秋色浓郁,檐额上的云朵轻盈飘动,仿佛可以伸手去抓。这些景象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秋日寺庙的静谧画面。 颔联“客梦偶随疏雨断,僧游长带暮钟还。”描绘了诗人的梦境和僧人的游行。疏雨敲打窗户,打破了诗人的梦境,而僧人的游行则伴随着暮钟的回荡,这种对比表现出寺庙的静谧和生活的规律。 颈联“似闻遗锡藏银地,亲见高人住骨山。”诗人开始对寺庙的神秘传说和僧人的生活进行想象。他似乎听到了有关宝地和僧人高人深不可测的传闻,这种神秘和敬畏之情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氛围。 尾联“愁绝寒江归去路,乱峰青处望双鬟。”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归途中的忧愁和对僧人的思念。他望着寒冷的江水,心中充满了愁绪,而在乱峰之间,他望见了僧人的双鬟(即两个发髻),更加深了他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净坊秋色的描绘和对僧人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归途的忧愁和对未知的敬畏,使诗歌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净坊秋色老苍官,檐额飞云细可攀。
客梦偶随疏雨断,僧游长带暮钟还。
似闻遗锡藏银地,亲见高人住骨山。
愁绝寒江归去路,乱峰青处望双鬟。

关键词解释

  • 寒江

    读音:hán jiāng

    繁体字:寒江

    意思: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南朝·梁·何逊《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
      ▶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愁绝

    读音:chóu jué

    繁体字:愁絕

    意思:(愁绝,愁绝)
    极端忧愁。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绝。”
      ▶唐·戴叔伦《转应词》:“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 双鬟

    读音:shuāng huán

    繁体字:雙鬟

    意思:(双鬟,双鬟)

     1.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髮髻。
      ▶唐·白居易《续古诗》之五:“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
      ▶宋·陆游《春愁曲》:“蜀姬双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