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却入泗口》 惆怅路岐真此处,夕阳西没水东流。

惆怅路岐真此处,夕阳西没水东流。

意思:惆怅岔路真这地方,夕阳西沉水向东流。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却入泗口》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洪河、清淮交接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首联“洪河一派清淮接,堤草芦花万里秋”描绘了洪河与清淮交汇的景象,河堤上的草和芦花绵延万里,一片秋天的萧瑟气氛。颔联“烟树寂寥分楚泽,海云明灭满扬州”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气氛,烟雾缭绕的树木划分出楚泽的边界,海云时隐时现,覆盖了扬州。 颈联“望深江汉连天远,思起乡闾满眼愁”通过“望”和“思”两个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望着深远的江汉,连接着天边,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满眼都是忧愁。尾联“惆怅路岐真此处,夕阳西没水东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路途的迷茫和无奈,夕阳西下,水流东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诗人感到十分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思乡之情的表达,营造了一种萧瑟、孤寂、忧愁的氛围,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洪河一派清淮接,堤草芦花万里秋。
烟树寂寥分楚泽,海云明灭满扬州。
望深江汉连天远,思起乡闾满眼愁。
惆怅路岐真此处,夕阳西没水东流。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惆怅

    读音:chóu chàng

    繁体字:惆悵

    短语:迷惘 怅然 怅

    英语:disconsolate

    意思:(惆怅,惆怅)

     1.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 路岐

    读音:lù qí

    繁体字:路岐

    意思:亦作“路歧”。
     
     1.歧路;岔道。
      ▶《初学记》卷十六引晋·王廙《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于路歧。”
      ▶唐·刘驾《相和歌辞•贾客词》:“金玉四散去

  • 没水

    读音:méi shuǐ

    繁体字:沒水

    意思:(没水,没水)

     1.潜水。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今水浅时,彼土

  • 东流

    读音:dōng liú

    繁体字:東流

    意思:(东流,东流)

     1.流向东方。
      ▶《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