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石榴》 秋雷石罂破,晓日丹砂烂。

秋雷石罂破,晓日丹砂烂。

意思:秋雷石瓮击破,旭日丹砂烂。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石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石榴的诗,通过对石榴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赞美和对石榴精神的认同。 首句“榴枝苦多雨,过熟坼已半”便直接点明石榴的特点,榴即石榴,其枝条为“苦多雨”,即枝繁叶茂,果实成熟后便会裂开,仿佛是自己在挣脱束缚,展示内在的美丽。这种石榴的精神,正是诗人所赞美的。 “秋雷石罂破,晓日丹砂烂”两句描绘石榴在秋天的雷声中裂开,如同石罂破裂一般,而朝阳下的石榴更是光彩照人,如同丹砂一般灿烂。这里再次强调了石榴的美丽和内在的力量。 “任从雕俎荐,岂待霜刀判”两句则表达了石榴的坚韧和自尊,即使被雕琢成器,也并非出于无奈,而是自我决定。它不需要等待霜刀的裁决,而是自己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最后,“张骞西使时,菩酱同归汉”两句借用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表达了石榴与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石榴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包容、开放、交流的积极态度的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石榴的细致描绘,赞美了石榴的精神和品格,表达了诗人对包容、开放、交流的积极态度的认同。同时,也通过石榴这一形象,展现了诗人的文化视野和历史视角。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榴枝苦多雨,过熟坼已半。
秋雷石罂破,晓日丹砂烂。
任从雕俎荐,岂待霜刀判。
张骞西使时,菩酱同归汉。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晓日

    读音:xiǎo rì

    繁体字:曉日

    意思:(晓日,晓日)

     1.朝阳。
      ▶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诗:“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绿酒入金杯。”
      ▶元·郝经《贤臺行》:“晓日

  • 丹砂

    读音:dān shā

    繁体字:丹砂

    英语:cinnabar

    意思:亦作“丹沙”。
     
     1.即硃砂。矿物名。色深红,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管子

  • 破晓

    读音:pò xiǎo

    繁体字:破曉

    短语:

    英语:daybreak

    意思:(破晓,破晓)
    天刚亮。
      ▶宋·杨万里《明发阶口岸下》诗:“破晓篙师报放船,今朝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