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越倅杨屯田赴阙》 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

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

意思:越中分别治疗结束,山水别来开始。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送越倅杨屯田赴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越中分治后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公务繁忙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描述了诗人与越中山水分别后的重逢。一个“罢”字,表达了分治事务的繁忙,而“别来初”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思念与期待。 颔联“诗景多留石,船痕半载书”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诗人用“诗景”形容美景如画,令人陶醉。而“船痕半载书”则形象地表现了船只在水面留下的痕迹,如同半载诗书,颇具文化韵味。 颈联“野程江树远,公宴郡楼虚”中,诗人通过“野程江树远”描绘了越中地区的自然风光,江树相映成趣,展现出壮丽的景色。而“公宴郡楼虚”则表现了公务繁忙,诗人无暇参加宴会的感慨。 尾联“看塞严徐召,清风满直庐”通过对“清风满直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廉自持、耿直为官的向往。同时,“看塞严徐召”也透露了诗人对公务的牵挂与责任感。 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示了越中山水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公务与自然的矛盾情感。在词句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借助景物抒发情感,使得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
诗景多留石,船痕半载书。
野程江树远,公宴郡楼虚。
看塞严徐召,清风满直庐。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中分

    读音:zhōng fēn

    繁体字:中分

    短语:平分秋色 一分为二

    英语:midsplit

    意思:I

     1.均分。
       ▶《庄子•德充符》:“王骀,兀

  • 别来

    读音:bié lái

    繁体字:別來

    意思:(别来,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宋·谢惠连《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窦群《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长沙忽相见,共惊双鬓

  • 山水

    读音:shān shuǐ

    繁体字:山水

    短语:光景 景 景观 景物 色

    英语:landscape

    意思:
     1.山与水。
      ▶《墨子•明鬼下》:“古今之

  • 分治

    读音:fēn zhì

    繁体字:分治

    意思:分别治理。
      ▶《管子•权修》:“朝不合众,乡分治也。”
      ▶《史记•周本纪》:“王赧时东西周分治。”
      ▶《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其来降者,未肯言捨邪就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