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曲歌辞·少年乐》 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

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

意思:香草花落如锦地,二十长醉生梦死里。

出自作者[唐]李贺的《杂曲歌辞·少年乐》

全文赏析

这首诗《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红缨不重白马骄,垂柳金丝香拂水。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是一首描绘春天游春景象的诗,同时也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首先,诗的开头“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游春图。芳草、落花、锦地,这些意象都充满了春天的活力和色彩,而“二十”则暗示了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游春,他的洒脱和放纵都体现在他对醉乡的向往中。 “红缨不重白马骄”进一步描绘了游春的盛况。红缨不重,说明马匹众多,而白马骄则描绘出马匹的雄壮和骄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垂柳金丝香拂水”这句诗描绘了垂柳的美丽和香气,金丝般的柳条在风中轻轻拂过水面,既描绘了柳树的美丽,也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这两句诗描绘了吴地的美女在春天未笑时花都不开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静谧和美女的美丽。绿鬓耸堕兰云起这句话则描绘了美女因为春天的生机和美丽而感到兴奋,使得鬓发耸立,如同兰花般的云朵一般。 最后,“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的形象,他因为醉酒而拉着华丽的衣袖,夺得了镶有金翡翠的宝钗。这不仅描绘了他的醉态,也暗示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同时也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诗中的年轻人、美女、白马、垂柳、宝钗等意象都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
红缨不重白马骄,垂柳金丝香拂水。
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
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
作者介绍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关键词解释

  • 醉乡

    读音:zuì xiāng

    繁体字:醉鄉

    英语:drunken stupor

    意思:(醉乡,醉乡)
    指醉酒后神志不清的境界。
      ▶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乡里

    读音:xiāng lǐ

    繁体字:鄉裏

    英语:home town

    意思:(乡里,乡里)

     1.周制,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因以“乡里”泛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