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趋丈室求高论,恐费华池溉下田。
意思:想要去丈室要求高论,恐怕耗费华池灌溉下田。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简奇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孙夫子的,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思念和对他学识的敬仰。
首句“累旬不见孙夫子”,作者表达了对长时间未见孙夫子的遗憾,这同时也暗示了孙夫子在学术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闻学神农阖户眠”,用形象生动的描述表达了对孙夫子学识的敬仰,就像神农一样,他闭门钻研,潜心学问,让人敬仰。
“药物谅能收近效”和“精神应复类癯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孙夫子学识的赞美,他研究药物,能收到近效,他的精神应该也像那些瘦弱的仙人一样,清雅脱俗,令人敬仰。
“欲趋丈室求高论”和“恐费华池溉下田”,表达了作者对与孙夫子交谈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孙夫子的学识丰富,需要长时间的交流才能完全理解。
最后,“指日春风动花柳,也须乘兴慕斜川。”作者期待与孙夫子的再次相见,就像春天的风吹动了花柳一样,让人期待。即使不能面对面交流,也要像斜川一样,通过书信保持联系。
整首诗充满了对孙夫子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