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算子慢·溪山别意》 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

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

意思: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

出自作者[宋]张先的《卜算子慢·溪山别意》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痛惜的离别诗。作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爱人离别时的痛苦和不舍,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期盼。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作者以溪山、烟树、落日、采苹等春意盎然的景象为背景,反衬出离别的悲凉与痛苦。在这样的环境中,离别更加显得伤感。 “欲上征鞍,更掩翠帘相眄。”诗人想要骑上马离开,却又舍不得掀开翠帘看最后一眼。这一细节生动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惜弯弯浅黛长长眼。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诗人痛惜那弯弯的眉毛和长长的眼睛,无奈的是在画阁中的欢乐游玩,也像狂花乱絮一样轻易地消散了。 “水影横池馆。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池塘的水影横卧,静夜无人,月亮高挂,云朵飘远,这些景象更加增添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 “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诗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两袖满是泪痕,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恨私书、又逐东风断。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诗人怨恨私人的书信又被东风吹断,即使西北有万丈高楼,也难以望见重重城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期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欲上征鞍,更掩翠帘相眄。
惜弯弯浅黛长长眼。
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
水影横池馆。
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
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
恨私书、又逐东风断。
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见。
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关键词解释

  • 望重

    读音:wàng zhòng

    繁体字:望重

    意思:名望大。
      ▶《南齐书•江谧传》:“以刘景素亲属望重,物应乐推,献诚荐子,窥窬非望。”
      ▶唐·周贺《赠姚合郎中》诗:“望重来为守土臣,清高还似武功贫。”
     

  • 西北

    读音:xī běi

    繁体字:西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northwest

    意思:
     1.方位名。介于西、北之间。
      ▶《左传•定公十年》:“

  • 重城

    读音:zhòng chéng

    繁体字:重城

    意思:I
    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城市。
       ▶宋·苏轼《荆州》诗之一:“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II

     1.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