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湖诗·雨中游包山精舍》 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

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

意思:老和尚三四人,梵文十多卷。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太湖诗·雨中游包山精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登山游览,欣赏自然美景的诗。诗中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包括松树、瀑布、云片、野花、野禽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首先,诗人描述了山中的景色,如“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表现出山中的幽静和美丽。接着,诗人描绘了登山的过程,如“幽人共跻攀,胜事颇清便”,表现出登山者的愉悦和满足。 在山中,诗人看到了许多自然景象,如“翣翣林上雨,隐隐湖中电”,这些景象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人也看到了许多山中的动植物,如“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篥簩还戛刃,栟榈自摇扇”,这些动植物给诗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在山中游玩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了山中的清幽和美丽,也感受到了山中的野趣和自由。他感到自己与山林融为一体,仿佛成为了山林的一部分。这种感受让诗人感到愉悦和满足,也让他对山林生活产生了向往和留恋之情。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次游玩的感受,他认为这次游玩比传教更为重要,因为这次游玩让他感受到了山林的美丽和自由。同时,他也表示自己愿意留在山林中,不愿意回到尘世中去。 整首诗语言优美,描写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
幽人共跻攀,胜事颇清便。
翣翣林上雨,隐隐湖中电。
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
湿屦黏烟雾,穿衣落霜霰。
笑次度岩壑,困中遇台殿。
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
施稀无夏屋,境僻乏朝膳。
散发抵泉流,支颐数云片。
坐石忽忘起,扪萝不知倦。
异蝶时似锦,幽禽或如钿。
篥簩还戛刃,栟榈自摇扇。
俗态既斗薮,野情空眷恋。
道人摘芝菌,为予备午馔。
渴兴石榴羹,饥惬胡麻饭。
如何事于役,兹游急于传。
却将尘土衣,一任瀑丝溅。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四人

    读音:sì rén

    繁体字:四人

    意思:四民。
      ▶唐·李白《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公酌以钓道,和之琴心,于是安四人,敷五教。”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农于四人之中,最为勤苦。”
      ▶

  • 老僧

    读音:lǎo sēng

    繁体字:老僧

    意思:
     1.年老的和尚。
      ▶唐·韩愈《与孟简尚书书》:“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
      ▶宋·陆游《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复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

  • 三四

    读音:sān sì

    繁体字:三四

    意思:
     1.犹言再三再四。
      ▶《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欧阳修《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