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同叔见寄二首》 物情总如此,吟鬓任萧萧。

物情总如此,吟鬓任萧萧。

意思:情况总是这样,吟鬓任萧萧。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次同叔见寄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怪得檐前溜,原来是雪消。山枯空有骨,水涸不成潮。寒雁鸣沙碛,饥鸦啄柳条。物情总如此,吟鬓任萧萧。》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 首联“怪得檐前溜,原来是雪消。”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将檐前的流水与雪消联系起来,表达了冬日的寒冷和雪后初晴的景象。这里的“怪得”一词,表现了诗人对檐前流水的意外发现,同时也暗示了雪后初晴的景象。 颔联“山枯空有骨,水涸不成潮。”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山和水,通过“空有骨”和“不成潮”两个词语,表现了山水的枯竭和干涸,给人一种沉寂和冷清的感觉。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颈联“寒雁鸣沙碛,饥鸦啄柳条。”诗人通过描绘寒雁在沙碛中鸣叫、饥鸦在柳条上啄食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冬日的荒凉和凄凉。这里的“鸣”和“啄”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动物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努力和挣扎。 尾联“物情总如此,吟鬓任萧萧。”诗人通过这一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抒发了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这里的“物情总如此”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无法改变,而“吟鬓任萧萧”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诗中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怪得檐前溜,原来是雪消。
山枯空有骨,水涸不成潮。
寒雁鸣沙碛,饥鸦啄柳条。
物情总如此,吟鬓任萧萧。

关键词解释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 如此

    读音:rú cǐ

    繁体字:如此

    短语:这般 然 诸如此类 这么

    英语:so

    意思:这样。
      ▶《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唐·杜甫

  • 物情

    读音:wù qíng

    繁体字:物情

    英语:principle; hows and whys

    意思:
     1.物理人情,世情。
      ▶三国·魏·嵇康《释私论》:“情不繫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