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
意思:摇荡双红飘带,娉婷十翠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夜游西虎丘寺八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游山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西丘寺的喜爱之情,只要一有空闲,就会前来游览。这一开头,就引出了下文对西丘寺美景的描绘。
颔联“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通过“舟船”、“云岛”、“楼阁”、“烟萝”等意象,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颈联“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通过“青松”和“白月”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自然景色的优美,同时也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接下来,“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通过对动物的反应的描绘,间接地衬托出了环境的静谧和美丽,进一步增强了读者的感受。
“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动人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美丽的风景和娉婷的身影。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通过“香花”和“钟梵”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宗教氛围,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神秘。
最后,“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表达了作者对于游山的次数的感慨,既不是太少,也不是太多,恰恰好。这也传达出一种人生态度,即适度即可,不求过多。
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寺庙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语言流畅,读来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 翠娥讴。-- 出自《江城梅花引 陆壹天、钱索 二老相会,皆有》作者:[元]邵亨贞
- 翠娥讴。-- 出自《江城梅花引 陆壹天、钱索 二老相会,皆有》作者:[元]邵亨贞
- 凭栏颦翠娥。-- 出自《菩萨蛮·楼前流水西江道》作者:[宋]舒亶
- 翠娥如画。-- 出自《点绛唇·玉漏春迟》作者:[宋]王庭珪
- 翠娥愁。-- 出自《江城子 歌者张氏,戴仲德仲本时以茶谒其家》作者:[元]舒*
- 翠娥愁。-- 出自《江城子 歌者张氏,戴仲德仲本时以茶谒其家》作者:[元]舒*
- 坠双红荔支。-- 出自《阮郎归·薄罗生色画酴醿》作者:[宋]无名氏
- 双苞双蕊双红影。-- 出自《渔家傲·为爱莲房都一柄》作者:[宋]欧阳修
- 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出自《小重山·养得儿男百不中》作者:[宋]魏了翁
- 藤花金一色,豆筴箸双红。-- 出自《田舍》作者:[明]李玮
- 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 出自《梦仙》作者:[唐]白居易
- 邂逅见娉婷。-- 出自《风入松 题驿亭图》作者:[元]沈禧
- 邂逅见娉婷。-- 出自《风入松 题驿亭图》作者:[元]沈禧
- 谁误娉婷。-- 出自《木兰花慢·笑花神较懒》作者:[宋]姚云文
- 忆娉婷。-- 出自《春光好·和醉梦》作者:[宋]王灼
- 神女让娉婷。-- 出自《蜀葵》作者:[唐]徐寅
- 来觅娉婷。-- 出自《风入松·曲尘风雨乱春晴》作者:[宋]赵闻礼
- 娉婷。-- 出自《木兰花慢·几临流送远》作者:[宋]吴文英
- 窈窕娉婷。-- 出自《浪淘沙·窈窕绣帏深》作者:[宋]赵长卿
- 想像娉婷。-- 出自《减字木兰花·爱而不见》作者:[宋]张孝祥
- 玉立娉婷。-- 出自《减字木兰花·阿谁曾见》作者:[宋]张孝祥
- 摇曳高帆举。-- 出自《代棹歌行》作者:[南北朝]鲍照
- 珠葆摇曳。-- 出自《采莲歇拍/采莲令》作者:[宋]史浩
- 芦花摇曳。-- 出自《笛家弄/笛家》作者:[宋]王质
- 仙家摇曳水云乡。-- 出自《木兰花慢 白莲 元草堂诗余卷上》作者:[元]曹居一
-
柳梢摇曳转东风。-- 出自《西江月·雪後千林尚冻》作者:[宋]王之道
- 酒旗摇曳林塘。-- 出自《清平乐 车厩道中 题杨补之施篷墨梅,卷中他》作者:[元]宋*
- 柳丝摇曳春无力。-- 出自《菩萨蛮·水光山影浮空碧》作者:[宋]蔡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