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雾》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

意思:连早晨浓雾像铺絮,已经知道严冬雪心中酝酿。

出自作者[当代]钱钟书的《大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严冬雪景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冬天的魅力和寂静。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进行赏析: 首联“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描绘了连续多日的浓雾,如同铺开的棉絮,预示着严冬即将带来大雪。作者用“铺絮”比喻浓雾,形象生动,让读者感受到冬季的厚重和寂静。 颔联“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积聚的大气使得天空显得混沌未开,垂下的云层像是海陆全都沉浸其中。这一联的描绘十分生动,让人感受到冬季的天地之间的沉寂和凝重。 颈联“日高微辨楼台影,人静遥闻鸡犬音。”通过描绘日高时分才能勉强辨认出楼台的影子,人静的时候才能远远听到鸡犬的声音,展现了冬天的寂静和冷清。这一联的描绘十分细腻,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宁静和肃穆。 尾联“病眼更无花恣赏,待飞六出付行吟。”表达了诗人因为眼疾无法尽情欣赏花朵,只能等待雪花纷飞时吟诗抒怀。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严冬雪景的生动描绘和细腻感受,展现了冬天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
积气入浑天未剖,垂云作海陆全沉。
日高微辨楼台影,人静遥闻鸡犬音。
病眼更无花恣赏,待飞六出付行吟。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键词解释

  • 连朝

    读音:lián zhāo

    繁体字:連朝

    意思:(连朝,连朝)
    犹连日。
      ▶唐·杜甫《奉赠卢参谋》诗:“说诗能累夜,醉酒或连朝。”
      ▶元·戴表元《招子昂饮歌》:“不见朱楼高到天,凤箫龙管连朝起。”

  • 严冬

    读音:yán dōng

    繁体字:嚴冬

    短语:寒冬腊月 腊

    英语:severe winter

    意思:1.极冷的冬天。

    近义词: 深冬、严

  • 冬酿

    读音:dōng niàng

    繁体字:冬釀

    意思:(冬酿,冬酿)
    冬季酿酒。
      ▶《周礼•天官•酒正》“三曰清酒”汉·郑玄注:“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冬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