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蚕妇叹》 吴侬三月春尽,蚕已三眠蚕正饥。

吴侬三月春尽,蚕已三眠蚕正饥。

意思:吴侬三月春尽,三眠蚕蚕已正饥饿。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蚕妇叹》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吴侬三月春尽》是一首描绘江南地区蚕农生活的诗,通过蚕农家庭的贫困和困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苛政。 首句“吴侬三月春尽,蚕已三眠蚕正饥”描绘了蚕农生活的开始,蚕已经三眠了,但是家中却无钱买桑喂养,暗示了家庭的贫困。 “家贫无钱买桑餧蚕不生丝”直接点明了家庭贫困的原因,由于缺乏资金,蚕无法得到足够的桑叶喂养,导致无法生产出丝绸。 “妇姑携篮自相语”描绘了妇姑们带着篮子去采桑的场景,她们互相交流着各自的苦难和困境,表达了她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谁知我侬心里苦”一句,直接表达了妇姑们内心的苦楚和无奈,她们的痛苦和困境无人知晓,也无人关心。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描绘了妇姑们的困境,“姑年二十无嫁衣”表明了姑年龄已经到了却仍未嫁,这可能是由于家庭贫困所致。“官中催税声如虎”则反映了当时苛政的残酷,官府催缴税款的声音如同猛虎一般,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无衣衣姑犹可缓,无绢纳官当破产”进一步揭示了妇姑们的困境,由于缺乏衣物缴纳税款,她们甚至可能破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苛政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 最后,“邻家破产已流离,颓垣废井行人悲”描绘了整个村子的破败景象,邻家已经破产流离失所,残垣断壁、荒废的水井让人感到悲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蚕农家庭的贫困和困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苛政。诗中表达了妇姑们的苦楚和无奈,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侬三月春尽,蚕已三眠蚕正饥。
家贫无钱买桑餧蚕不生丝。
妇姑携篮自相语,谁知我侬心里苦。
姑年二十无嫁衣,官中催税声如虎。
无衣衣姑犹可缓,无绢纳官当破产。
邻家破产已流离,颓垣废井行人悲。

关键词解释

  • 三眠

    读音:sān mián

    繁体字:三眠

    意思:I
    蚕初生至成蛹,蜕皮三四次。蜕皮时不食不动,成睡眠状态。第三次蜕皮谓之三眠。
       ▶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诗:“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宋·惠洪《次

  • 吴侬

    读音:wú nóng

    繁体字:吳儂

    意思:(吴侬,吴侬)
    吴地自称曰我侬,称人曰渠侬、个侬、他侬。因称人多用侬字,故以“吴侬”指吴人。
      ▶唐·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诗:“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

  • 三月

    读音:sān yuè

    繁体字:三月

    造句:

  • 春尽

    读音:chūn jìn

    繁体字:春儘

    意思:(春尽,春尽)

     1.春去,春天结束。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汉·何休注:“金主芟艾,而正以春尽木火当燃之际,举此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