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荣木 其三》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意思:我心怀念远行人,忧伤的心里充满内疚。

出自作者[魏晋]陶渊明的《荣木 其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嗟予小子,禀兹固陋。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怀矣,怛焉内疚》是一首表达个人反思和自我批评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挑战和变化时的内心感受,以及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嗟予小子,禀兹固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少时的谦逊和无知的态度。他承认自己天资平庸,见识浅薄,这为整首诗奠定了反思和自我批评的基调。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这两句描述了时间流逝,岁月不居,年华易逝,而诗人所从事的事业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增长或进步。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挑战和变化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同时也意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以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矛盾。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他感到内心不安和内疚,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也没有做到最好。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表明诗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成长过程和内心挣扎,表达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不断学习、进步和成长,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变化时,要保持信念和目标,不断追求卓越。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作者介绍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关键词解释

  • 内疚

    读音:nèi jiù

    繁体字:內疚

    短语:歉疚 歉

    英语:guilt

    意思:(内疚,内疚)
    内心感觉惭愧不安。
      ▶《文选•嵇康<幽愤诗>》:“惩难思复,心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