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 大河波浪激潼关,青兕胡为伏此山。

大河波浪激潼关,青兕胡为伏此山。

意思:黄河浪激撞关,青兕胡是被这座山。

出自作者[唐]陆希声的《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

全文赏析

《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是唐代诗人陆希声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石兕台的景色,以及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首先,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快,便于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石犀”、“云气”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石兕台的景色。石兕台位于阳羡(今江苏宜兴)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观景台。诗人通过对石兕台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中写道:“石犀无水夜常泣,一点微茫远照人。”这里的“石犀”指的是石雕的犀牛,象征着石兕台的威严。而“无水夜常泣”则暗示了石兕台的历史沧桑,曾经的辉煌已经消失,只剩下孤独的守望。同时,“一点微茫远照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虽然历史已经远去,但它仍然照耀着后人。 最后,从情感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石兕台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无奈。诗中写道:“云气苍茫疑有路,山花烂漫不知春。”这里的“云气苍茫疑有路”暗示了历史的遥远和模糊,人们无法看清过去的真实面貌。而“山花烂漫不知春”则表达了现实的无奈,虽然春天已经来临,但人们却无法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种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 总之,《阳羡杂咏十九首·石兕台》这首诗以石兕台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简练的文字,使得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河波浪激潼关,青兕胡为伏此山。
遥想楚王云梦泽,蜺旌羽盖定空还。

关键词解释

  • 潼关

    引用解释

    关隘名。古称 桃林塞 。 东汉 时设 潼关 ,故址在今 陕西省 潼关县 东南,处 陕西 、 山西 、 河南 三省要冲,素称险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 在 关 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 潼关 。” 唐 杜甫 《北征》诗:“ 潼关 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只要明天从 潼关 附近冲过

  • 大河

    读音:dà hé

    繁体字:大河

    英语:great river

    意思:即黄河。
      ▶《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
      ▶晋·陆机《赠冯文罴》诗:“发轸清洛汭

  • 波浪

    读音:bō làng

    繁体字:波浪

    英语:wave

    意思:
     1.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水面。
      ▶《晋书•张华传》:“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
      ▶唐·李绅《溯西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