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

意思:只有神是好东西,于是圣符幽赞。

出自作者[唐]杨炯的《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全文创作背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是唐朝诗人杨炯的一首应制诗,创作背景是唐朝的一个重大节日——上元节(即元宵节)。当时,朝廷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君臣共宴,歌舞升平。杨炯作为朝廷官员,参与了这次活动,并奉皇帝之命,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和记录这场盛大的庆典。 这类应制诗往往以歌颂为主,内容多为描述盛世的繁荣景象,展示朝廷的威严和祥和。杨炯的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华丽的词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上元节庆典的热闹场面和欢乐气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甲乙遇灾年,周隋送上弦。
妖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
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
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
万物睹真人,千秋逢圣政。
祖宗玄泽远,文武休光盛。
大号域中平,皇威天下惊。
参辰昭文物,宇宙浃声名。
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
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
一衣扫风雨,再战夷屯剥。
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
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
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
下武发祯祥,平阶属会昌。
金泥封日观,璧水匝明堂。
业盛勋华德,兴包天地皇。
孝思义
作者介绍 杨炯简介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杨炯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现存诗30余首,以五言见长,多边塞征战诗篇,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气势轩昂,风格豪放,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对仗工整,音韵合律,既有律诗的严谨之风,又有乐府诗的明快特色。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余篇。杨炯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

关键词解释

  • 谐妙

    读音:xié miào

    繁体字:諧妙

    意思:(谐妙,谐妙)
    诙谐精妙。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近与接谈,言语谐妙。心爱敬之。”
    ------------------------------

  • 幽赞

    读音:yōu zàn

    繁体字:幽贊

    意思:(幽赞,幽赞)
    见“幽赞”。

    解释:1.亦作\"幽赞\"。 2.谓暗中受神明佐助。语出《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