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马明府赴江陵》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意思: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出自作者[唐]钱起的《送马明府赴江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陶渊明南行途中所见的秋日湖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首句“陶令南行心自永”,诗人以陶渊明自比,描绘了陶渊明南行途中的心情,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这也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生活状态。 “江天极目澄秋景”一句,描绘了秋日的江天景色,澄澈的秋景让人心旷神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万室遥方犬不鸣”和“双凫下处人皆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宁静的氛围。犬不鸣、人皆静,这种安静的环境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凫,即野鸭,这里借指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清风高兴得湖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门柳萧条双翟闲”一句,描绘了门前的柳树在秋风中萧瑟的样子,而双翟则象征着吉祥与安宁。 “黄花满把应相忆”和“落日登楼北望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黄花满把,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落日登楼,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湖山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陶令南行心自永,江天极目澄秋景。
万室遥方犬不鸣,双凫下处人皆静。
清风高兴得湖山,门柳萧条双翟闲。
黄花满把应相忆,落日登楼北望还。
作者介绍 萧衍简介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关键词解释

  • 秋景

    读音:qiū jǐng

    繁体字:秋景

    英语:autumnal scenery

    意思:秋天的景色。
      ▶唐·韦应物《郊园闻蝉寄诸弟》诗:“夕响依山谷,余悲散秋景。”
      ▶唐·郑谷《重阳日

  • 江天

    读音:jiāng tiān

    繁体字:江天

    英语:sky over the river

    意思:江和天。多指江河上的广阔空际。
      ▶南朝·梁·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 陶令

    读音:táo lìng

    繁体字:陶令

    意思:指晋·陶潜。
      ▶陶潜曾任彭泽令,故称。
      ▶唐·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诗:“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元·赵孟頫《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陶令

  • 天极

    读音:tiān jí

    繁体字:天極

    意思:(天极,天极)

     1.自然之道。
      ▶《庄子•盗跖》:“若枉若直,相而天极;面观四方,与时消息。”
      ▶成玄英疏:“无问枉直,顺自然之道,观照四方,随四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