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
                        
                         
                            
意思:箔笼卖红莲,莎阶坠入红枣。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秋意呈邻几吴充》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清凉的秋景为描绘对象,通过对凉风、红莲、莎阶、丹枣、疏疏的日头、扇子、蝉声、西风树、乱飞的燕子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暑热消散的欣然喜悦,以及对于岁月流转、季节更替的淡然自若。
首联“新凉入闾巷,旧暑何人扫”,直接点明主题,描绘出暑气消散、凉意渐生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同时,这句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往昔暑热的回忆,对今昔的对比,深化了诗的主题。
“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这两句描绘出乡村特有的景象,红莲和红枣都是秋季特有的景物,它们的出现进一步烘托出了秋天的氛围。
“蕉衫日以疏,纨扇安能好”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季节更替、岁月流转的主题。蕉衫和纨扇都是夏季的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都已经不再属于夏季,这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蝉悲西风树,燕乱斜阳草”两句,以动衬静,以声响衬托出秋日的寂静。蝉在西风中悲鸣,乱飞的燕子在斜阳下乱飞的草地上,这种景象更加强调了秋日的静谧和深远。
“此意属渊明,篱边几樽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以及对陶渊明的敬仰。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正是陶渊明所倡导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乡村秋景图,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淡然自若,以及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敬仰。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主题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