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思山居一十首·清明后忆山中》 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

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

意思:远思寒食之后,村民林下醉。

出自作者[唐]李德裕的《思山居一十首·清明后忆山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山林景色的诗,通过对寒食节后、林下醉酒、月照山明、风吹百花香、鸟鸣泉涌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惬意。 首句“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诗人通过“遥思”二字,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之情。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冬至后的105或106天,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而“野老林下醉”则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山林中饮酒的场景,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两句,诗人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山林景色和风吹百花香气,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月光如水,洒在山林之上,显得格外清幽;风吹百花,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飞泉与万籁,仿佛疑箫吹”两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飞泉、万籁等自然元素和箫吹这一人文元素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飞泉的流淌声和万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而箫吹的声音则给人一种悠扬、美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不待曙华分,已应喧鸟至”两句,诗人描绘了清晨即将来临的景象,鸟儿已经开始鸣叫,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诗人通过描绘鸟儿的叫声,暗示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夜景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
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
飞泉与万籁,仿佛疑箫吹。
不待曙华分,已应喧鸟至。

关键词解释

  • 林下

    读音:lín xià

    繁体字:林下

    英语:sylvan life; retirement from official life

    意思:
     1.树林之下。指幽静之地。
      ▶南朝·梁·任昉《

  • 野老

    读音:yě lǎo

    繁体字:野老

    英语:farmer

    意思:村野老人。
      ▶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

  • 遥思

    读音:yáo sī

    繁体字:遙思

    意思:(遥思,遥思)

     1.思念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
      ▶《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汉·蔡邕《述行赋》:“并日夜而遥思兮,宵

  • 寒食

    读音:hán shí

    繁体字:寒食

    英语:cold food

    意思:
     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
      ▶介愤而隐于绵山。
      ▶文公悔悟,烧

  • 老林

    读音:lǎo lín

    繁体字:老林

    英语:virgin forest

    意思:
     1.古老的森林。
      ▶清·严如熤《老林说》:“滇、黔、两粤、陇、蜀之边何处无老林。”
      ▶《清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