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明复道》 后生益纂组,少年事彫篆。

后生益纂组,少年事彫篆。

意思:后来生下更加丝带,年轻时的事雕篆。

出自作者[宋]石介的《寄明复道》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沉郁顿挫之笔,指出了当时社会上道德沦丧、仁义消亡的严重问题,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愤和对熙道的敬仰。 首段写斯文颓败,浮薄竞相扇,仁义消亡,圣经难散,批判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礼崩乐坏的现实。 二、三段写作者与熙道的相知和敬仰。作者认为熙道是时生的贤者,尊之如韩孟,与道作藩翰。然而熙道却有羁缚,未能施展抱负。 四、五段写作者对熙道去南都的惜别和对熙道未来的担忧。作者担心熙道不能摆脱羁绊,仁义之风难以复振。 六至十段,作者再次表达了对熙道的敬仰之情,并希望自己能像孟子那样廓清邪说,帮助熙道恢复仁义之道。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熙道的敬仰之情,是一首优秀的古体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五十年来,斯文何屯蹇。
雅正遂彫缺,浮薄竞相扇。
在上无宗上,淫哇千万变。
后生益纂组,少年事彫篆。
仁义仅消亡,圣经亦难散。
其徒日已多,天下过大半。
路塞不可辟,甚于杨墨患。
辞之使廓如,才比孟子浅。
患不恐不救,有时泪如霰。
大贤为时生,去圣犹未远。
昔日到汶上,熙道始相见。
知道在熙道,一见不敢慢。
尊之如韩孟,与道作藩翰。
今春来南都,明复去京辇。
未识心相通,所怀恨未展。
明复无羁缚,我有守宫限。

关键词解释

  • 后生

    读音:hòu shēng

    繁体字:後生

    短语:苗裔 裔 嗣 胄 子孙 后裔 子代 子嗣

    英语:have a youthful look

    意思:(后生,后生)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 年事

    读音:nián shì

    繁体字:年事

    英语:age

    意思:
     1.年岁,年纪。
      ▶南朝·梁·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年事已蹉跎,生平任浩荡。”
      ▶唐·杜甫《重送刘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