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日杂咏,集杜》 祢衡直恐遭江夏,信有人间行路难。

祢衡直恐遭江夏,信有人间行路难。

意思:祢衡一直担心遭遇江夏,过去常读古乐府诗《行路难》,现在身经其事,方知世路艰辛,人生坎坷,真是“行路难”啊。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冬日杂咏,集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社稷苍生计必安,一谈一笑俗相看。
祢衡直恐遭江夏,信有人间行路难。》,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祜。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政治和人生的思考。 首句“社稷苍生计必安,一谈一笑俗相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深深祝愿,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淡然一笑。诗人认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误解和偏见,只需轻松一笑就能释然。 第二句“祢衡直恐遭江夏”则引用了祢衡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之士可能遭遇的困境的担忧。这里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评。 最后一句“信有人间行路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艰难的感慨,似乎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生活的艰辛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政治、人生和社会的理解,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社会的深深祝愿,对正直之士可能遭遇的困境的担忧,以及对人生旅途艰难的感慨。这些主题反映了诗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也体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社稷苍生计必安,一谈一笑俗相看。
祢衡直恐遭江夏,信有人间行路难。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行路

    读音:xíng lù

    繁体字:行路

    英语: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意思:
     1.道路。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 有人

    读音:yǒu rén

    繁体字:有人

    英语:someone

    意思:
     1.谓有杰出的人物。
      ▶《晋书•忠义传序》:“卞壸、刘超、钟雅、周虓等已入列传,其余即叙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 间行

    读音:拼音:jiàn xíng

    间行的解释

    间行: ①偷偷地走;从小路走:间行入后园。
    ②邪行;作恶:神无间行,民无淫心。

    词语分解

    • 间的解释 间 (間) ā 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或介于两桩事物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