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酬章推官见赠》 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

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

意思:重入白云寻钓浅滩,另外随着明月夜诗家。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依韵酬章推官见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姑苏从古号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是一首对苏州的赞美诗,描绘了苏州自古以来被誉为繁华之地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水边的深深喜爱。 首联“姑苏从古号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诗人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苏州的繁华和魅力。姑苏,即苏州的古称,号繁华,则直接点明苏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繁荣的城市。然而,诗人却恋上了岩边和水涯,这里的“岩边和水涯”代指苏州城外山林水边的幽静之地。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苏州的繁华,又凸显了诗人对山林水边的喜爱。 颔联“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山林水边的向往和追求。“重入白云”和“随明月”都寓含着诗人对山林水边的向往和憧憬,而“寻钓濑”和“宿诗家”则描绘了诗人想要投身其中的生活。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也让人感受到了苏州的山水之美和诗情画意。 颈联“山人惊载乌纱出,溪女笑隈红杏遮”,诗人描绘了山中人的惊讶和溪边女子的笑容。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也展现了山林水边的和谐与美好。诗人以“惊”字描绘山中人对诗人的出现感到惊讶,以“笑”字描绘溪边女子对着诗人露出笑容,生动地表现了山林水边的宁静和温馨。 尾联“来早又抛泉石去,茫茫荣利一吁嗟”,诗人表达了自己将要再次离开苏州,抛开泉石,去追求那茫茫的荣利。这一句既是诗人的决定,也是对苏州山林水边的深深留恋和无奈的叹息。诗人感叹繁华荣利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山林水边才是永恒的归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苏州的赞美和对山林水边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理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其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姑苏從古号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
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
山人惊载乌纱出,溪女笑隈红杏遮。
来早又抛泉石去,茫茫荣利一吁嗟。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白云

    读音:bái yún

    繁体字:白雲

    英语:white clouds

    意思:(白云,白云)

     1.白色的云。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庄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诗家

    读音:shī jiā

    繁体字:詩家

    意思:(诗家,诗家)

     1.研究《诗经》的专家。
      ▶汉·王充《论衡•谢短》:“问《诗》家曰:‘《诗》作何帝王时也?’”
     
     2.犹诗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