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意思:舌头根已净谁能毁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往来城府住山林》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的热爱。
首联“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山林中的生活,城府代表了世俗的世界,山林则代表了清净的修行之地。而“诸法翛然但一音”则表达了禅修中万法皆空,只有单一的声音,即禅音,象征着禅修的纯粹和深入。
颔联“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理解。不与物违,即不违背真实的道,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执着和追求。而“每随缘起自禅深”则表达了禅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即随着缘起的条件,深入禅修。
颈联“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体验和成果。舌根已净,象征着口业清净,没有恶语伤人,表现出内心的清净和慈悲。足迹如空,表达了禅修的空灵和自由,如同空中的足迹,可以自由追寻。
尾联“岁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阴”则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在岁末的寒冬里,北窗下的诗人悠闲自得,享受着葡萄零落的寂静。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也暗示了禅修带来的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的热爱,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和满足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