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宫词》 楼西别起长春殿,香壁红泥透蜀椒。

楼西别起长春殿,香壁红泥透蜀椒。

意思:楼西另起长春殿,香壁红色泥透蜀椒。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宫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和风格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韵味。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细节,如纱幔、帘钩、长春殿、香壁等,都充满了诗意的美感。 首句“纱幔薄垂金麦穗”,以纱幔的轻薄垂下,比喻为金麦穗的形状,给人以轻盈、柔和之感。同时,“薄”字又给人一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美感。 “帘鉤纖挂玉葱条”一句,则以纤美的帘钩悬挂在屋檐上,如同玉做的葱条,进一步增添了房间的雅致和美感。 “楼西别起长春殿”,描述了楼房西边另起的一座宫殿,富有新意和独特性。而“长春殿”的名字,又给人一种长久的,永不衰败的感觉。 “香壁红泥透蜀椒”,描述了宫殿的墙壁用香椒装饰,红泥透出椒香。这里使用了蜀椒,增添了地域特色和新鲜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细节和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倾向,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是一首富有诗意和美感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纱幔薄垂金麦穗,帘鉤纖挂玉葱条。
楼西别起长春殿,香壁红泥透蜀椒。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长春

    读音:cháng chūn

    繁体字:長春

    意思:(长春,长春)

     1.三国·魏宫门名。
      ▶《文选•左思<魏都赋>》:“西闢延秋,东启长春。”
      ▶张载注:“端门之外,东有长春门,西有延秋门。”<

  • 蜀椒

    读音:shǔ jiāo

    繁体字:蜀椒

    意思:落叶灌木,产于蜀中,又称巴椒、川椒。果实光黑,肉厚皮皱,腹里白,气味辛辣,可作香料。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蜀椒》:“蜀椒肉厚皮皱,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