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陵晓望》 山河百战谁能主,却属渔翁一钓竿。

山河百战谁能主,却属渔翁一钓竿。

意思:山河百战谁能主,却属于渔翁一钓竿。

出自作者[明]殷奎的《长陵晓望》

全文赏析

《长陵晓望》是明朝诗人殷奎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早晨登上长陵,远眺京城的壮丽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题:《长陵晓望》这个题目直接表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在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上眺望京城的美景。长陵位于北京昌平区,是明朝皇帝陵墓中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一座。 2. 背景: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站在长陵之巅,俯瞰京城,感叹国家的强盛和自己的渺小。 3. 内容:首句“晓色入高楼”,描绘了早晨阳光洒满高楼的景象,给人以温暖、明亮的感觉。第二句“金戈铁马气如虹”,通过对金戈铁马的描绘,展现了明朝军队的强大气势。第三句“千里山河图一幅”,将整个京城的美景比作一幅千里山河图,形象地表现了京城的壮丽景色。最后一句“谁知此地是长安”,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繁华景象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4.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金戈铁马气如虹”、“千里山河图一幅”等,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5. 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强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担忧。 总之,《长陵晓望》这首诗以长陵为背景,描绘了京城的壮丽景色,展现了明朝国家的强大气势。同时,诗歌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马上东风生晓寒,长陵高处望长安。
丘墟散落人才尽,冈陇分崩王气残。
岁祀几朝修典制,月游无庙著衣冠。
山河百战谁能主,却属渔翁一钓竿。

关键词解释

  • 钓竿

    读音:diào gān

    繁体字:釣竿

    英语:fishing rod

    意思:(钓竿,钓竿)
    亦作“钓杆”。
     
     1.钓鱼竿。
      ▶三国·魏·曹丕《钓竿行》:“钓竿何珊珊,

  • 渔翁

    引用解释

    老渔人。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水浒传》第一○三回:“五个人一径摇到那打鱼船边, 李俊 问道:‘渔翁,有大鲤鱼吗?’”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六:“网畔一渔翁,閒取黄烟吸。”

    读音:yú wēng

  • 山河

    读音:shān hé

    繁体字:山河

    短语:海疆 领土 国土 领域 幅员 版图 土地 疆土 河山

    英语:(n)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country\'s land <

  • 百战

    读音:bǎi zhàn

    繁体字:百戰

    意思:(百战,百战)
    多次作战。
      ▶《吴子•料敌》:“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怠。”
      ▶《晋书•索綝传》:“大小百战,綝手擒贼帅李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