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意思:只有尊前曾看见月亮,相伴人愁。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乘舟东下,经过白苹洲时的情景。当时正值秋天,一叶落而知秋,“一叶忽惊秋”准确地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心境。水流东去,作者顺水而行,似乎水流也在催促他前行,故说“分付东流”。而白苹洲上的小楼,半卷的帘子,似乎是认出了作者乘坐的归舟,这在无形中拉近了作者与白苹洲的距离,使他的心中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下片则写作者的回忆与感慨。“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与朋友交往的怀念,虽然现在已经离去,但心中仍然留有那份情感。接着“歌尘萧散梦云收”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过去的欢乐已如尘埃消散,如梦醒云散。最后“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两句,表达了作者此刻的孤独与忧愁,只有酒杯前的明月相伴,显得格外凄凉。 整首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白苹洲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离别朋友后的孤独与忧愁。词中意象鲜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叶忽惊秋。
分付东流。
殷勤为过白苹洲。
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
迹去心留。
歌尘萧散梦云收。
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惟有

    读音:wéi yǒu

    繁体字:惟有

    意思:只有。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
      ▶宋·苏轼《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诗之一:“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 相伴

    读音:xiāng bàn

    繁体字:相伴

    短语:做伴 作陪

    英语:concomitance

    意思:陪伴;伴随。
      ▶宋·钱愐《钱氏私志》:“上出帘观看,令梁守道相伴,赐

  • 尊前

    引用解释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

  • 月相

    读音:yuè xiàng

    繁体字:月相

    英语:phase

    意思:指月球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状。随着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的时刻变化,地球上所见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多少也不时改变,呈现盈亏(圆缺)的各种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