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异方同宴赏,何处是京华。

异方同宴赏,何处是京华。

意思:异方同宴赏,什么地方是京城。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全文赏析

【鹤注】此宝应元年十一月往通泉时作。《全蜀总志》:野亭,在射洪县治东北,杜诗“亭景临山水”,即此地。

  江水东流去,清樽日复斜①。异方同宴赏②,何处是京华。亭景临山水③村烟对浦沙④。狂歌遇形胜⑤,得醉即为家。

  (上四,写景言情,乃感伤语。(,) 下四,逐句分应,作自解语。亭临山水,承江流。烟对浦沙,承日斜。遇此形胜,则异地相忘。醉即为家,故旧京莫问耳。)

  ①谢脁诗:“春夜别清樽,江潭复为客。叹息东流水。何如故乡陌。”北齐卢询诗:“别人心已怨,愁空日复斜。”②曹植诗:“离别各异方。”③刘孝威诗:“为贪止山水。”④鲍照诗:“漠漠村烟起。”李百药诗:“前阶枕浦沙。”⑤徐干《中论》:“被发而狂歌。”徐悱诗:“表里穷形胜。”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水东流去,清樽日复斜。
异方同宴赏,何处是京华。
亭景临山水,村烟对浦沙。
狂歌过于胜,得醉即为家。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异方

    读音:yì fāng

    繁体字:異方

    意思:(异方,异方)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详狂?”游国恩纂义引周拱辰曰:“一切直数谏,不避葅醢;一不瞽不

  • 京华

    读音:jīng huá

    繁体字:京華

    英语:capital

    意思:(京华,京华)
    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匯集之地,故称。
      ▶晋·郭璞《游仙诗》之一:“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遯栖。”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