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宋中道郑州拜扫》 不知烟火禁,但感风露易。

不知烟火禁,但感风露易。

意思:不知道烟火禁令,但感风寒易。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宋中道郑州拜扫》

全文赏析

这首诗《酣酣道旁杏,戢戢垅上柏。不知烟火禁,但感风露易。开关扫墓隧,向树系车軶。洒泪有余悲,麒麟高几尺》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诗中通过对道旁杏树和垅上柏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叹和对自然界的敬畏。杏树“酣酣”的状态,显示了生命的旺盛和自由,而柏树“戢戢”的样子,则表现了坚韧和稳定。这些自然界的生物,在无拘无束地生长,不受世俗的束缚,只受到风露的影响,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自由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墓穴的情景,“开关扫墓隧,向树系车軶”,这不仅是对生命轮回的感慨,也表达了对死亡的敬畏和尊重。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洒泪有余悲”,这种悲伤可能来自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可能来自于对生命的感慨。 最后,“麒麟高几尺”的描述,可能是在表达对生命不朽的感慨,或者是对自然界的神奇和美丽的赞叹。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生命不朽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生命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生命不朽的追求,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酣酣道旁杏,戢戢垅上柏。
不知烟火禁,但感风露易。
开关扫墓隧,向树系车軶。
洒泪有余悲,麒麟高几尺。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风露

    读音:fēng lù

    繁体字:風露

    意思:(风露,风露)

     1.风和露。
      ▶《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闲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

  • 烟火

    解释

    烟火 yānhuǒ

    (1) [smoke and fire]∶火和烟

    严禁烟火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2) [cooked food]∶熟食

    不食人间烟火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感风

    引用解释

    1.谓中风。《新唐书·李德裕传》:“帝暴感风,害语言。”

    2. 宋 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参见“ 感风簿 ”。

    读音:gǎn fē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