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昙秀》 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

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

意思:人间绝妙大致已遍,庐山南岭和西湖。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赠昙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云出山初无心》是一首描绘诗人对自然和禅理的感悟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白云出山的无心之态的欣赏,对道人热爱山水、纵步不畏的山林之行的赞美,以及对禅理的深入理解。 首联“白云出山初无心,栖乌何必恋山林。”诗人以白云的无心出山,来比喻道人对山林的淡然态度,表达了道人对山林的热爱并非出于世俗的欲望,而是出于内心的喜爱。而栖乌何必恋山林,则是表达了道人对山林的热爱并非强求,而是自然的流露。 颔联“道人偶爱山水故,纵步不知湖岭深。”诗人通过描绘道人偶爱山水,纵步不知湖岭深,表达了道人对山水的热爱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积累和深入的理解。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礼佛、瞻遗像、水冷暖的比喻、贝叶书、人间胜绝等意象,深入阐述了禅理。诗人认为要了解水的冷暖,需要超越世俗的幻觉,才能看到真实。而贝叶书中的璧月缀星珠,则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深的敬仰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禅理的深入理解,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云出山初无心,栖乌何必恋山林。
道人偶爱山水故,纵步不知湖岭深。
空岩已礼百千相,曹溪更欲瞻遗像。
要知水味孰冷暖,始信梦时非幻妄。
袖中忽出贝叶书,中有璧月缀星珠。
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
诵师佳句说南屏,瘴云应逐秋风靡。
胡为只作十日欢,杖策复寻归路难。
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子何时丹。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南岭

    读音:nán lǐng

    繁体字:南嶺

    英语:Nanling

    意思:(南岭,南岭)

     1.湘、赣、粤、桂四省区边境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地的总称。为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自东向西主要有大

  • 匡庐

    读音:kuāng lú

    繁体字:匡廬

    意思:(匡庐,匡庐)
    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寻阳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刘昭注引南朝·宋·慧远《庐山记略》:

  • 西湖

    读音:xī hú

    繁体字:西湖

    英语: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意思:湖名。我国以“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
      (1)在浙江·杭州城西。
      ▶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胜绝

    读音:shèng jué

    繁体字:勝絕

    意思:(胜绝,胜绝)
    绝妙。
      ▶唐·薛用弱《集异记•崔商》:“江滨有溪洞,林木胜绝,商因杖策徐步,穷幽深入。”
      ▶宋·何薳《春渚纪闻•龙尾溪研不畏尘垢》:“然研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