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乃谤第二祖,佛不嗔歌利王。
意思:于是和尚诽谤第二祖,佛不生气歌利王。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性、道德和佛教教义的。它通过描绘一个僧人面对美恶的观念,以及他对冤仇的态度,来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哲学思想。
首先,“人言美恶必复,孰若亲冤两忘”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善恶美丑看淡的态度。人们常说,美的事物终将变为恶,恶的事物终将变为善,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然而,如果一个人连亲人的冤仇都能忘记,那么他对美恶的观念就会更加淡泊。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和的态度。
“僧乃谤第二祖,佛不嗔歌利王”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宽容和慈悲的精神。一个僧人因为诽谤而被贬为第二祖,但他并没有对曾经的冤家歌利王产生嗔恨。相反,他表现出了佛家的慈悲和宽容,这正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哲学思想。它提醒人们要淡泊美恶,宽容对待冤仇,以慈悲和智慧面对人生。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